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专业介绍
师资队伍
总体简介
师资队伍
党建工作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理论学习
主题活动
教学管理
教学动态
规章制度
展览信息
科学研究
规章制度
科研动态
通知公告
学生工作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学生活动
就业服务
办学特色
剪纸
陶艺
特殊教育
冰雪
首页
>
正文
黑龙江工人报报道我校刘卓老师
作者:
时间:2022-02-24
2月23日,黑龙江工人报以“刘卓:折出心中梦想 剪出秀美龙江”为题,报道了艺术设计学院刘卓老师的工匠事迹,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家里的大小柜子,珍藏着他各个时期剪纸作品数万张;学校工作室,装满了他用于剪纸教学的课件、书籍、资料上千件;乡村文化站、居民社区、中小学,有他讲座、教学身影……第五届“龙江技术能手”、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刘卓的工作和生活与剪纸密不可分。一把剪刀、数张彩纸,成为刘卓创造美好生活、传承剪纸技艺的法宝。
如痴如醉,“鼓捣”剪纸的小男孩
受母亲和外祖母的熏陶,刘卓从8岁起就练习剪纸,灵活的小手、流畅的线条、生动的作品,常常令大人们赞叹不已。初中时,他放学常常是步行回家,冬天脸蛋冻得通红,夏天热得浑身是汗,就为了省下车费购买剪纸书。学习之余,他基本都是在“鼓捣”剪纸,渐渐小有成就,学校甚至在艺术节为他搞了个人艺术展。高中时,他的剪纸作品获得了全省校园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
纸怎么折?从哪儿开剪?怎么搭配色彩?有时为了剪出好作品,他剪剩下的废纸高度甚至没过了大腿、堆到了门口!没有资料,他自己用心琢磨;没人商量,他自己反复钻研,人物、动物、器具、景观,信手拈来,活灵活现。
有教无类,培桃育李的大学教师
2012 年,刘卓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第一件事就是向学校申请建立剪纸社团。在他看来,剪纸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校美育功能、传承祖国传统技艺的载体。他张贴海报、广播宣传、举办展览,在他的努力下,社团从最初的8名学生很快增长到126名,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参加黑龙江电视台现场展示获得一致好评,社团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270余次。
2016年,作为学校剪纸艺术工作室主任,刘卓担任特殊教育学院听障生剪纸课教学。学生郭志涛身患多重残疾,手部僵硬,拿剪刀都费劲。刘卓握住郭志涛颤抖的手,一点点教他用剪刀、练小肌肉、走线等基本功。剪断了,刘卓就重新给他画稿样,整整三个月一直如此。刘卓想教会他的不仅是这门传统技艺,更想让他重拾自信,战胜生活中诸多“不可能”。2018年,刘卓指导郭志涛的剪纸作品入围省赛,其他作品也被抢购一空,卖了上千元。
2020年,刘卓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5G视域下剪纸应用价值研究》获得全省银奖。多年来,在他的引导下,很多大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为龙江文化产业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才智力量。
跨界创新,拓宽剪纸技艺的龙江工匠
一次,刘卓应邀去北大做讲座,讲座结束参观故宫文物展览时,一件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破坏、经专家修复后展出的珍贵瓷瓶引起了他的注意。“要是用剪纸的形式把这件文物完整地呈现出来,再把它背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定很有意义!”但用剪纸表现青花瓷的平面效果容易,弄出立体效果实在太难了,也没有先例可以借鉴。
此后,刘卓每天除了上课,回到工作室一呆就是一天,光泡面就吃了 9箱,把试剪作品、画了一个多月的设计稿推翻重画是常事。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青花瓷纹饰和剪纸纹饰的跨界转化上,后来他将剪纸对称构图和绘画透视原理结合,进行整体性创作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刘卓用90克的单色纸成功地创作了第一幅青花瓷剪纸作品。这幅作品线条细腻,而且创新装裱方式,进一步呈现了剪纸的镂空和通透效果:当光照射作品时,青花瓷剪纸会在衬板上形成剪纸的镂空投影,光源移动投影随之移动,纸与影呼应,对称与透视融合,极大地创新了这项传统技艺。截至目前,他共创作青花瓷系列剪纸作品 22 幅,省委宣传部多次邀请他代表我省参加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绥化市总工会的支持下,他历时四个多月,向千名女职工传授剪纸技艺,共同完成24米巨幅剪纸作品《巧手剪千蝶 心向伟大党》,意义深远。他主讲的慕课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疫情期间,在线学习人数达62000人,《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多年来,刘卓获得了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龙江工匠、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黑龙江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黑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上一条:
艺术设计学院组织师生收听收看全国两会
下一条:
民建会员刘芳芳:教听障学生葫芦烙画创业